在这几天引发热议的货拉拉事件里,虽然“究竟是谁的错”被吵得不可开交,但桃子始终觉得这并不是主要矛盾。
这几年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怎么在这个出现了相应问题的社会环境里找到一条出路。
- 女孩搬家被威胁,也曾发生过 -
面对男性司机偏航、冷语相向,女孩的害怕,相信很多女生都能感同身受。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会因为天黑出门而担心遇到坏人、会经常被要求结伴同行。
面对这些事,有不少人提出“希望增加服务业中女性的比例”,让网约车能够更好地将女性司机与女性乘客匹配,让女性外卖员、快递员再多一点。
- 豆瓣的相关讨论 -
这些针对于“女性”而增加的选择权,其实始终是正在进行中的状态。
远的不说,隔壁岛国就有非常多的“女性专用”。
从最开始的女性专用电车车厢,到后来日本出现了越来越多带有“女性专用”标志的场所,如果这些地方真的全都是香香软软的女孩子,那也太棒了吧!
地铁车厢?
女性专用初体验
说起日本“女性专用”的初体验,那可是早在上个世纪就开始了。
日本最早的女性专用车始于1912年,就是如今日本的中央本线。
在当时,日本政府试图将男女学生分开,于是在交通高峰的时段,就有了这种被称为“花车”的女性专用车。
到了1920年,仅限女性使用的有轨电车也在神户推出了;30年代,铁路公司也专门为女学生提供了在神户和西宫之间往返的特殊火车。
- 早期的女性专用车厢 -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这些提供给女性的车厢名存实亡,消失了好一阵子。
战争结束后,日本的中央本线和京滨东北线再次推出了专为妇女和儿童设计的列车。可惜到了高峰期,妇女和儿童根本就挤不上去。
在1973年的时候,优先座位(也就是如今的爱心专座)就替代了相应的专列。
过了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女性专用车厢失去了它实际的作用。再被提起,就已经是21世纪了。
- 桃子拍到的的女性专用车厢 -
“女性专用车厢”重新被提起,伴随着很严峻的社会问题——电车咸猪手。
哪怕是我们这种不怎么了解岛国的民众,也都多多少少知道些拥挤车厢内发生的事。这个问题让日本政府也很头疼。
在一份由东京警视厅及东日本旅客铁道的调查中,显示约有2/3的女性乘客曾经在车上遭受咸猪手,其中有大多数甚至是经常被骚扰。
可车上实在是拥挤,很难辨识出犯罪者;受害者也往往怕声誉受影响,不敢声张。哪怕警方和地铁公司在到处都张贴了海报,也还是没有对这种恶劣行径产生丝毫影响。
- 海报无用,做点实事 -
2000年12月,在东京市郊往返的地铁上,为了避免女性被醉汉骚扰,深夜时段加开了女性专用车。
在经常拥挤和站点间隔较长的线路,女性受侵害更多,所以也更早地推出了女性专用车厢。
后来的几年内,日本各种地铁公司也纷纷推出了在上下班高峰时期、甚至全天的女性专用车厢。
总的来说,女性专用车厢只在工作日生效。不同的铁路公司、线路对于“女性专用”都会有不同的时段限制。
一般在站台和火车门上都标有指示牌,指示乘车处以及乘车时限女性的日子和时间。
除此之外,日本的大多数火车运营商也允许男性小学生、残疾人及其助手乘坐女性专用车厢,满足了部分群体的需要。
从1900年开始,日本也会对进入女性专用火车或等候室的男性乘客处以10日元的罚款。只是现在女性专用车厢里,规定的遵守很少诉诸法律,更多是一种道德约束。
- 甚至足够漂亮 -
仅限女性的电车初体验,最初的意义是为了避免女性受到侵害。女性觉得更加安全、男性也不必担心自己被误认为咸猪手。
但也有人认为,这样会让进入一般车厢的女乘客遭受侵害的风险加倍;
也有人说在设立女性专用车厢的同时,没有设立男性专用车厢,是在间接表示男性是不受性侵犯的性别,是变相的性别歧视。
即使现在各个国家都在尝试着运行女性专用车厢,但关于这种车厢有没有必要,还是始终存在着争论。
- 深圳试行的女性专用车厢 -
其实在近几年,岛国“女性专用”的标志早就不限于车厢这种地方了。除了公共场所,它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各种营业场所当中。
在桃子之前写过的关于日本的女性贫困的文章中,就有提到东京的“女性专用的网吧”。(点回顾)
有单独的小小隔间、有可以洗漱沐浴的地方,甚至可以长期租住。
日本的女性贫困十分严重,这种仅向女性开放的网吧租金便宜,确实是为她们提供了一个临时的家。
网吧的环境足够干净,不用忍受吵闹,完全可以满足一个人的休闲和休息。
对于其他女孩子来说,在这里无论是打游戏还是工作,也都没有问题。
- 这小隔间真的不错 -
在岛国一些女性专用的胶囊旅馆里,也都会贴心地为女性准备护肤品、化妆品、洗漱用品甚至睡衣,让人临时在外过夜也完全不用有太多负担。
这里住一晚一般不到两百块人民币,便宜又安全,贴心又干净。而且只会在这里遇见香香软软的女孩子,简直不要太好了!
看过那些公共场所、营业场所,桃子发现就连岛国的女性卫生间也都暗藏玄机。
在岛国一些商场的女性卫生间里,会有专门的踩踏板供顾客独自在隔间里换衣服;
在一些公司的女性专用卫生间里,甚至会准备些信封,让女性将使用过的卫生巾放进信封再丢掉。
卫生间里不仅会常备卫生纸,卫生纸在每个人用后也都要折成三角形。不仅方便下一个人使用,也会给陌生人带来好心情。
这些女性专用?
真的就是福利吗?
这些年,“女性专用”早早地不再是仅日本一家独有。各个国家都有些奇奇怪怪的女性专用引发了热议。
女性专用的、比正常停车位更大的女性车位。有人认为是贴心、有人认为多此一举、也有人认为是性别歧视。
- 真 · 差别巨大 -
机场里女性专用通道、高校里单独开的女性电梯、增设的女性卫生间...
越来越多女性专用的出现,让更多人参与到了这一场辩论之中。是资源的合理分配,还是浪费?是保护措施,还是一种福利?
“女性专用”的种种争论背后,天然地就带有个人主观的性别视角,也实在不能将所有设施都混为一谈。
女性专用车厢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女性专用通道、增设女厕是为了更合理、平等地分配资源(不是平均分配)。这些“女性专用”的出发点,是向好的,也的确被更多人所接受。
反观女性停车位,它预设的男女差别并不符合现实情况,还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也遭到了更多人的抨击。
- 这争议旷日持久 -
最初的女性专用,本质上就不是为了优待,而是为了保护。这种保护,是特定的性别视角下的产物。
就像在岛国拥挤的车厢,咸猪手的受害者有九成以上都是女性,所以相应的保护措施就是针对女性的。这里“女性专用”的前提就是出现了关于性别话题的压迫,是现阶段不得已而为之。
现今的“女性专用”,是一种资源的合理分配。机场里是有女性专用通道、也有男性专用通道,可以更高效地进行检查。就像紧急通道一样。
这时若是出现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比如男性在女性通道排队,就会造成对于公共资源的一种浪费。合理使用公共资源,这是无关乎法律、但是关乎道德的事。
当然,“女性专用”往往也不能尽善尽美,这背后的社会问题,依旧值得讨论。生活中的“女性专用”变多了,但也不代表着社会资源在朝着女性倾斜。
资源分配的背后,还有很多深层次的、实际的内容,并不是简单的女性专用就可以解决的。女性面对的就业歧视、生育困境等等都还是切实存在的。
“女性专用”的尝试,向来都有着极大的争议,每个人的理解也都不尽相同。所以你觉得,“女性专用”为女性造福了吗?
P e a C H S a Y S
撰文 玻璃
出品 桃子笔记
— 你可能错过的近期推文 —
— 桃子的店「桃桃优选」,有范儿的姑娘都逛这里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桃子笔记